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方案
一、指导思想
围绕建设“平安校园、和谐校园”的总体要求,进一步落实责任,强化措施,切实维护学校及校园周边的安全稳定,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二、工作目标。
通过专项治理,加强法治教育,严肃校规校纪,规范学生行为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,建设平安校园、和谐校园。
三、成立市四十一中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委员会
主 任:荆小辉
副主任:李茹斌 任建华 杨晓辉
成 员:郝继锋 梁 栋 王燕娜 王锦阁 程培浩 吕锡铭 樊文杰 杨立新 韩 博 刘东方 汤炳治 王善兴 赵冰烨 赵 欢
家长委员:
张 倩 (七年级学生家长13569581144)
曹小红 (七年级学生家长13721886412)
连肖平 (七年级学生家长13733789722)
李超龙 (八年级学生家长13603756988)
靳素云 (八年级学生家长15837535000)
程红丽 (九年级学生家长15137531629)
李新利 (九年级学生家长15938909876)
委员会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政教处。
办公室主任:任建华(兼)
工作委员会负责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进行部署、分工、检查,结合实际制订具体方案,明确本次活动中参与人员的任务分工和岗位职责。
四、安排及要求:
(一)开展教育。各年级部、班级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,开展品德、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。学校邀请公安、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。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、措施和方法等。让学生明白“违法必究,冲动必受惩罚,违纪就要付出代价”。
(二)加强预防。学校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、物防和技防建设,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,学校救助电话:7695705(政教处)、7695710(政教处)、7695822(门卫)、7695800(心理咨询室),责任人:政教主任、心理咨询中心。
1.安全隐患排查。各班级学生之间相互监督、举报。重点排查管制刀具、电动车、手机(发现后及时联系家长来校领走并说明原因),个别男女过于亲密的同学、敲诈勒索同学、抽烟现象、经常在一起不离群同学、休学后和上一级经常联系的同学、单身家庭或家庭不和谐的子女、留守子女、心理偏激学生等。各班级将排查结果书面上交级部,以年级部为单位存档。
2.出入大门登记制度。保卫人员按要求及时开关学校大门,持警械于室外值班,加大白天、晚上(不少于3次)巡视次数,遇有不安全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并登记。学校实行半封闭式管理,上课时间关门,学生无特殊情况,不得擅自走出校门,离校必须由班主任写出门证,履行正常手续后家长接出。门卫应热情接待上级主管部门、兄弟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人员以及学生家长来校检查或联系工作。对上述来宾、来客和来访人员,必须予以查询、登记,并与学校被访人员联系,征得同意后,方可进校。
3.上课。坚持晨午检制度,入校后班主任第一时间进行晨午检,如有学生缺勤,第一时间联系家长,并逐级汇报。上课期间,任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,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班主任。教师上课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,严厉禁止剥夺学生的听课权。
4.课间管理。班级安全委员分工安排检查课间秩序,上下两节课任课教师是责任人。班主任检查两操人数,年级部、政教处安排专人对厕所、校园等处进行巡查。
5.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语言及网络、肢体等手段,实施欺负、侮辱他人者,一经查实,学校将依据《市四十一中学生奖惩条例》严肃处理,涉嫌违法犯罪的,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。
(三)齐抓共管。根据各自职能,既要相互配合、密切合作,又要分工负责,各司其职,构筑社会、家庭、部门联动格局,实现统一行动、联合整治。及时处理。及时发现、调查处置校园欺凌等不安全事件,严肃处理相关学生。
五、落实责任。要按照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,“谁检查、谁负责”和“属地管理”的原则,政教处、年级部、班主任、任课老师各负其责,实行安全责任追究制。
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
2024年12月